大宗商品漲價導致中國3月通脹超預期 貨幣政策仍需加力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2/04/11 13:41

分享:

分享:

受國內疫情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中國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1.5%,創三個月高位;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上漲8.3%,漲幅亦超預期,但創11個月最低。

料CPI漲幅繼續擴大 今年或將超過3%

分析師指出,中國面臨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預計今年CPI按年漲幅將繼續擴大,今年或將超過3%,PPI按月上漲壓力短期仍存,按年漲幅回落速度亦會放緩。需求疲弱同時、通脹有上行壓力,供需兩端看未來經濟或存在滯脹苗頭。

他們認為,短期看通脹對中國貨幣政策尚不構成壓力,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傳遞的信息看,貨幣政策仍將保持適時加力,分析人士認為降息比降準效果更好更直接。

國家統計局公佈:

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上漲1.5%,高於路透調查中值1.2%,且為三個月高位。其中,食品價格按年下降1.5%,非食品價格按年上漲2.2%。

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上漲1.1%,漲幅與2月份相同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上漲8.3%,高於路透調查中值7.9%;按月則上升1.1%,為五個月最高漲幅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指出,3月CPI上行和PPI下行使得剪刀差繼續收斂,這意味著中下游企業的利潤有所改善。同時,俄烏危機仍未緩解,未來仍將對商品供給及供給預期產生直接影響,以能源、農產品和部分有色金屬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可能在高位震盪,這將給中國帶來較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他指出,國際通脹向國內的傳導、上游向下游的傳導將不可避免,如果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終端產品的通脹也會逐步加劇,其結果將推高今年CPI漲幅,並對貨幣政策形成掣肘。但就短期而言,仍有必要盡快降準降息,提供充裕的流動性,以給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減輕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指降息比降準效果更好更直接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稱,國內需要對輸入型通脹風險保持警惕,但溫和物價表現不會對國內穩增長政策構成實質影響,從物價結構看,國內托底政策供需兩端發力,更倚重結構性工具,繼續為部分行業、企業精準紓困,激發圍觀主體活力,穩就業促內需,推動供需平衡可持續發展。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分析師應習文認為,未來通脹中樞有進一步抬升的壓力,但另一方面,當前社會整體需求依然不足,反映在核心通脹尚未上升,供需兩端看未來經濟或存在滯脹苗頭,目前工作重點應集中在撲滅疫情和保障供應兩點上。

他認為,短期看通脹對貨幣政策尚不構成壓力,結合上周國常會的要求,貨幣政策仍將保持適時加力,「降息比降準效果更好更直接」。

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指出,通脹並非貨幣政策的掣肘,目前看來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收窄可能是制約因素;央行可能更青睞增加貸款供應,而非降准或降息。

上周三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餐飲、零售等特困行業可緩繳養老保險費,還釋放了貨幣政策寬鬆的信號。周四總理李克強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也稱,當前國內外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政策舉措要靠前發力、適時加力,同時研究準備新的預案。

責任編輯:蒯宇澄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