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超大型居住社區怎封控?上海這地提「軟分隔」
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未止,封控措施持續,楊浦區近日提出探索推進「三區劃分」精細化,有超大型居住社區只有少數幾棟有陽性感染者,卻整個社區被封控,於是嘗試「軟分隔」,將涉疫樓棟及附近樓宇劃成小的封控區,其他區域則為管控區。
楊浦區副區長祁克萍昨日(25日)表示,目前楊浦新一輪「三區」涉及小區(單元)共1,215個,較前兩輪的劃定,總數增加了215個,其中,封控區減少了112個,管控區增加200個,防範區增加127個。
精細劃分 減對居民生活影響
她指出,劃小單元是為了更高效地實施社區防控。雖然單元劃小了,但防疫措施決不鬆懈。小區的每一個分區,每一扇大門、小門,都要求嚴格管好,同時推進清潔消殺和保供保障工作。
她又提到,同濟新村是一個超大型居住社區,面積20多萬平方米,居住著3,189戶6,000多名居民,惟目前只有少數幾棟有陽性感染者,但整個社區作為封控區管理。
目前同濟新村居委會嘗試在大型居民區中做「軟分隔」,即在確保安全下做好防疫,通過原有小區道路、綠化帶等自然分隔,將涉疫樓棟及附近居民樓根據實地情況「打包」成小的封控區進行嚴格管理,其他區域則為管控區,以更好地實現分區分級分類差異化防控和個性化服務。
祁克萍表示,為爭取小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通過告居民書、微信群等方式,及時做好政策解讀,幫助居民理解精細劃分的意義,從而最大程度降低防控措施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把有限的資源集中投放在涉疫區域。
下一步,楊浦區將動態調整,持續改善,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與社區治理相結合的新路徑和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部分地區封控措施不一,早前傳出浦東新區要求轄區內的封控片區、樓棟「硬隔離」,引發爭議;網上照片顯示有小區、樓棟大門被欄網封住。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