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互聯網人回流傳統行業:收入不差、踏實安穩

社會熱點 13:35 2022/05/04

分享:

分享:

自去年互聯網監管及反壟斷等政策推出,互聯網行業業務收縮、裁員等應運而生,逃離互聯網成為一部分人的選擇。據內媒36氪報道,部分回流傳統行業的人表示,生活更加穩定,內心踏實安寧。

網信辦早前發文指出,經統計,2021年7月到2022年3月中旬,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美團、拼多多等12家企業總離職人數21.68萬人,總招聘人數29.59萬人,淨增用工7.91萬人,其中11家企業招聘人數多於離職人數。

有分析指在內地互聯網平台嚴格監管、新冠疫情持續反覆及中美摩擦等逆風打擊下,互聯網巨頭們正悄悄加快裁員步伐,似乎寄望透過業務、機構調整和人員優化,降低不必要的投資、費用和成本,讓業績得以維持甚至提升,也就是所謂的「降本增效」。

轉回傳統行業的生活:壓力小很多 生活穩定 收入不差

具體到每一個個體,很多人對於自己的轉行很滿意。陳熙(化名,下同)原本是小米的硬件工程師因為厭倦了大城市快速的生活節奏和對家鄉的思念,回到小城市開了一家手機維修鋪。現在一年就靠修手機能賺五六十萬(人民幣,下同),手下還帶著三四個徒弟。

李穎慧,原來是互聯網新媒體行業,回到了傳統紙媒,他表示,只為尋求一份安穩工作。

提到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行業最大的不同,他認為是人工。據他指,新媒體一般是給一個固定薪酬,一個月要求寫多少篇稿子,比如1萬,2萬是績效工資,每月需要完成10篇稿子,完不成就扣績效,超出的話就一篇給多少稿費,綜合下來2萬元左右。

而傳統紙媒一般是底薪+稿費的薪酬結構,一線城市底薪一般在4000—5000元之間,稿費根據文章字數和質量來評分,一篇從幾百到上千不等,另外會有交通補助500元左右,算下來可以拿到7000—12000元左右,看寫稿速度了,寫的又好又快,那就掙得比較多。

內地互聯網人回流傳統行業:收入不差、踏實安穩

紙媒記者也分普通記者、高級記者、資深記者、首席記者等,每檔底薪不同,一般每升一檔底薪增加1000元左右。 由此可見,記者想掙更多的錢就需要多寫稿,但是畢竟時間精力有限,想要大幅度提高工資收入還是比較困難。

網信辦回應互聯網「裁員潮」 稱近半年來用工人數保持平穩

內地互聯網企業裁員變「畢業」 《工人日報》這樣評

王斯林原來是互聯網銷售轉行做起了網約車司機。由於他家就住在北京,沒有房貸等壓力,而且由於自己有車,所以跑車的成本來自於平台抽成和油費,相較於以前在互聯網做銷售壓力小了很多。

他說,自從轉行當專職司機後,感覺生活節奏不像以前那麽快,可以隨心所欲的去接單幹活,當然就是有一點不好,時間比較長,一天可能10-12個小時要在車上呆著,辛苦是肯定的,想多賺點肯定要多跑,少跑點那就少賺點。

對於收入,他提到,一個月到手一萬多元,總得來說比在互聯網打工強。

責任編輯:李冰琪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