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下半年就業壓力大 消費需求難大規模反彈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2/07/10 16:14

最後更新: 2022/07/10 20:11

分享:

分享:

內地社科院發表報告指,今年下半年就業壓力可能仍比較大,居民收入可能面臨進一步下降、儲蓄傾向增加,國內消費性需求大規模增長的可能性不高。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最新刊發的《5月份外貿形勢分析與展望》、《5月消費狀況分析與展望》指,從當月數據來看,進口按月增長趨勢處於低位,明顯低於出口的恢復速度,反映生產驅動和消費驅動的進口需求均面臨較大障礙。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加工貿易受到較大影響,企業中間品進口仍處於低位,另一方面,疫情對就業的負面影響可能維持一段時間,失業率可能仍處於高位,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未來收入下降的擔憂,可能強化消費者的預防性儲蓄動機。

前年疫情後內地曾出現一些「報後性消費」的現象,但這現象在本波疫情後不常見。

本次疫情對消費的影響程度、疫後消費恢復進度均已接近前年2月疫情初期,恢復進度甚至稍弱於當時,報復性線下消費現象鮮有出現。「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仍可能歸結於居民消費能力未完全恢復,經濟復甦的內生動力不足。」報告指,5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達6.9%,仍遠超前年疫情初期水平。從新增就業人數指標看,5月國內實際新增就業僅123萬,基本與3、4月份持平,亦低於2021年同期水平。

報告提到就業數據表現出兩大特點,一是疫後大城市失業率屢屢高於全國整體失業率,側面反映湧入大城市的初創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受挫嚴重,就業帶動力量下降;二是疫情主要集中於上海、北京等地,上海作為經濟重鎮在疫情中受到影響,就業吸納能力下降。前瞻來看,今年畢業生人數達歷史高峰,企業招聘需求反因疫情衝擊縮小,供需差距持續擴大。後續季節性失業還會上升,失業率可能達到新高,就業結構持續失衡必定拖累居民收入,進而降低消費傾向。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