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爛尾樓潛在斷供規模7300億元 市場風險幾何?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2/07/14 12:23

最後更新: 2022/07/14 12:56

分享:

分享:

全國各地爆發爛尾斷供潮,內地券商估計,部行銀行不良貸款率已明顯上升,潛在斷供規模或達7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構成系統性衝擊的風險不大。但亦有分析師指,間接影響可能非常巨大,這不僅會影響銀行,也進一步衝擊已經處於低谷的市場氣氛,加劇房企經營危機,甚至威脅經濟穩定。

《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全國範圍內出現斷供的樓盤至少150個,覆蓋河南、湖南、江西、河北、廣西、山東等約20個省份、近70個市或區,多數集中在二三四線城市,但深圳、上海、蘇州、武漢、南京等一線或二線前列城市也有此情況,以中國恆大、陽光城、融創、佳兆業等債務違約房企旗下項目居多。

多間銀行個貸不良率抬升

人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銀行業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餘額為38萬億元左右,6家國有大行、9家股份行佔了其中的32萬億元。相比不良貸款逐漸暴露的對公業務,國有大型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質量去年普遍提升,但渤海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等個貸規模增速較高的銀行,不良率已有明顯抬頭的趨勢。

天風證券作出較悲觀的假設,如果全國延期交付項目佔比為5%至10%,對應銷售金額9100億至18200億元。新樓按揭貸款發放額佔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額比值長期穩定在38%至42%,在40%中性假設下,潛在斷供規模為3600億至7300億元,佔去年首季度按揭貸款餘額0.9%至1.9%,整體難構成系統性衝擊。

但報道同時提到,在開發商普遍面臨資金壓力的情況下,如果買家持續斷供,銀行業仍然面臨較高風險。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冶研究所副所長張斌指,如果無法靠市場解決,則需要外部力量的適當介入,否則將是多輸局面。一名業內人士亦指,這不僅可能拖累按揭資產質量,還會加劇開發貸逾期風險。

中信證券地產分析師陳聰指,爛尾和斷供頻發對消費者買樓信心已經造成較大衝擊,當前化解爛尾樓、保障交付是恢復需求端信心的關鍵。

間接影響巨大,關乎整體經濟

《經濟觀察報》則分析,斷供潮潛在的間接影響可能以10萬億元計,違約交樓面積繼續擴大,將波及金融機構和投資者,「6月份以來摀住的雷被徹底點爆,從而引發更多投資者對地產企業的二度抽離,尤其對碩果僅存的民企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一系列穩經濟大盤的舉措,可能是白折騰了」。

有銀行業人士指,在樓市蓬勃發展的時代,基於各方對市場的向好預期,這一情況暗含的風險並未曝露。但近年來,在房企壓槓桿的背景下,從拿地到動工再到銷售、還債的資金鍊循環已難以繼續,風險逐步顯現。現在最關鍵的是各方協調,比如要求房企將回收資金用於支付工程款項上,保證順利交樓。

現在已不僅是買家問題,很多剛剛有望從ICU出來的房企經此重創,根本不可能活命,屆時無論機構還是投資者會真正體會到甚麼叫唇亡齒寒。

彭博社則指出,業主集體停止償還貸款凸顯了中國房地產行業所面對的風暴已經波及中國的中產階級,對社會穩定造成了威脅。

強制停貸潮蔓延 胡錫進:爛尾樓業主的呼聲應該被聽到

河南樓盤業主憂項目爛尾曾維權 健康碼竟變紅碼

停工或爛尾 內地52個樓盤業主發停貸告知書 官媒:謹防風險擴散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