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性失業」成熱詞 內地青年失業問題惹關注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2/07/18 11:11

最後更新: 2022/07/18 11:22

分享:

分享:

內地青年就業壓力上升,上周國家統計局公布,6月16至24歲城鎮青年失業率升至19.3%,並提到青年群體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普遍面臨「摩擦性失業」困境。這讓「摩擦性失業」成為網上討論的熱詞。

「摩擦性失業」是什麼意思?《新京報》引述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舉例,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暫時沒有找到工作,這是正常人員流動過程中的失業,屬於摩擦性失業;當有人想換工作,又暫時未找到工作,這也屬於摩擦性失業。

內地學者表示,「摩擦性失業」早已存在,在經濟調整時期尤為突出。

他表示,「摩擦性失業」是早就存在的經濟學概念,與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屬成熟市場經濟就業壓力的3種類型。他指出,「摩擦性失業」經常發生,並非周期性出現,也非供求結構不匹配導致。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青年群體更多面臨「結構性失業」,也會面臨「摩擦性失業」。

他解釋,已經工作的人士因摩擦性失業,也會擠壓新入職場大學生就業機會。而現實困境是,很多大學畢業生難以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供求之間不匹配,這是結構性失業。

他說,近年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突出,一邊是畢業生就業難,另一邊某些地區面臨嚴重「用工荒」。這種結構性矛盾,疊加摩擦性失業增加,必然導致初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群體普遍面臨就業困境,建議根據不同類型失業加強就業指導,重點應放在提供準確、充足信息及求職技能培訓上。

胡春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擺在穩就業重要位置

新華社報道,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17日在浙江省督導穩就業工作時強調,要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舉措,努力推動就業持續回穩向好,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浙江是經濟強省、就業大省。胡春華指出,目前中國就業形勢總體企穩向好,但仍然面臨不少困難挑戰,要加大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力度,推動就業形勢持續好轉。當前,要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穩就業工作重要位置,扎實開展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積極開展各類專場招聘活動,千方百計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要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努力讓有工作意願的困難畢業生都能找到工作。

此外,要幫助返鄉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支持有創業意願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尤其要確保脫貧地區勞動力穩崗就業。加強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切實兜牢就業底線。

內地6月整體就業情況好轉 青年失業率卻直逼兩成

李克強:盡快把失業率降下來 以防發生衝擊道德底線的事

6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5%,但16-24歲調查失業率升至19.3%。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上周五(15日)表示,青年人就業壓力仍然較大。青年群體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普遍面臨摩擦性失業困境,同時受疫情影響,企業吸納就業能力下降,年輕人求職渠道在疫情條件下也受到了阻礙。加上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又創歷史新高,加劇了青年人就業壓力。

他表示,必須持續抓好穩就業工作,特別是重點群體就業,要進一步落實穩就業政策,落實就業幫扶,促進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