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酷熱 古人怎消暑?古代版冰箱長這樣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2/07/23 12:18

最後更新: 2022/07/23 12:29

分享:

分享:

今日(7月23日)是大暑,在天氣炎熱的日子,現代人可以嘆冷氣、飲凍飲,那麼古人是怎樣消暑呢?據「澎湃新聞」,上海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講師、民俗學博士方雲表示,古人很早就找到了製冰藏冰的方法。而早於戰國時期,更已經出現古代版的「冰箱」。

據方雲表示,早在周代,周王室就成立了專門機構管理「冰政」,負責的稱為「凌人」。冬季採冰藏冰,次年夏季用冰。而《禮記‧夏小正》就記載了皇帝以冰賞賜官員的制度:「頒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

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據指廣泛使用青銅冰鑑。《周禮‧天官‧凌人》中記載:「春始治鑑,凡外內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鑑,賓客共冰。」冰鑑被廣泛應用於夏季食物的保鮮和冰鎮。

青銅冰鑑。

中新網指出,這種器物是古人用來冰酒,尊缶內裝酒,鑑、缶壁之間的空間放置冰塊,春夏之季就可喝到冰爽的酒。

朝廷行「冰政」 官員獲賜冰或補貼

另外,方雲指出,在宋代,朝廷也實施「冰政」。到了「三伏天」,會按官職分發相應的冰塊降溫。若冰塊有限,還會補貼銀兩,即「高溫補助」。其稱,有次歐陽修有幸受賜,將所得冰塊轉贈給好友梅堯臣,梅堯臣又將冰塊給了兒子,這事被梅堯臣記入《中伏日永叔遺冰》中。

至於明清時期,朝廷按官階發給冰票,憑票領取冰塊。每年立夏時節開始啟用冰窖,從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凡文武大臣每人每天可獲賜冰兩塊。

方雲指出,古人順應自然變化,對溫度的控制非常科學,取冬天冰塊為夏天降溫,利用不同季節的溫度變化,「很早就實現了製冷和保鮮自由」。

「大暑」一年最熱節氣 養生消暑貼士話你知

責任編輯:林佩怡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