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現新型「瑯琊病毒」可動物傳人 至少35人感染

社會熱點

發布時間: 2022/08/08 12:23

分享:

分享:

中國山東和河南兩地出現新的傳染病病毒,命名為「瑯琊病毒」,可由動物傳人,引發致命疾病,但未知是否人傳人,近期已發現至少35宗感染個案。

近日,中國和新加坡科學家在全球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NEJM)發表合作文章,稱在山東和河南兩地發現了一種可感染人類的新的動物源性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作者將其命名為瑯琊病毒(Langya henipavirus,LayV)。

感染者症狀包括發熱、乏力、咳嗽等

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劉瑋教授、方立群教授、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王林發教授及其他學者在這項研究中指出,這種病毒與一些發熱性病例有關,感染者症狀包括發熱、乏力、咳嗽、厭食、肌痛、噁心等。

亨尼帕病毒是亞太地區人畜共患病的重要新興病因之一。該病毒屬中目前已知有兩種病毒可感染人類:分別是亨德拉病毒 (Hendra virus, HeV) 和尼帕病毒 (Nipah virus, NiV)。這兩種病毒的天然宿主都是果蝠。兩種病毒均會引起動物和人類的嚴重疾病,被列為生物安全四級病毒,病死率在40%至75%之間。

然而,科學家們在蝙蝠、囓齒動物和鼩鼱(一種尖鼠科哺乳動物)中也發現了其他相關的亨尼帕病毒。在上述研究中,科學家們在對中國東部近期有動物接觸史的發熱患者的哨點監測期間,通過高通量測序和病毒分離,在一名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亨尼帕病毒,並命名為瑯琊病毒(LayV)。

科學家在研究的25種野生小哺乳動物中,主要在鼩鼱體內檢測到LayV的RNA,佔比達27%,這一發現提示鼩鼱可能是LayV的天然宿主。

會否人傳人 尚無法確定

雖然此前的報告表明亨尼帕病毒可發生人際傳播,但研究者指出未發現病例和LayV單體型在空間或時間上有明顯聚集。不同患者之間無密切接觸史和共同暴露史,提示人群感染可能為散發。對9例患者與15名密切接觸家庭成員的追踪均未發現LayV的密切接觸傳播,但研究者也承認,由於樣本量太小,無法確定LayV的人際傳播狀況。

對於亨尼帕病毒,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一旦出現疑似病例,應盡快實施隔離,並採取感染控制措施,立即通知公共衛生當局。

目前還沒有針對亨尼帕病毒的疫苗和治療藥物。唯一的治療方法是支持性護理,以控制並發症。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亨尼帕病毒的致死率在40%至75%之間,遠遠高於新冠病毒。

因應大陸出現瑯琊病毒,台灣將加快建立實驗室核酸檢測程序,不排除納入重點監測項目。、

華大研製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40分鐘出結果

世衛稱仍難確認新冠病毒起源 因中國數據缺失

責任編輯:蒯宇澄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