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中國輿論風向變?微博興用這個詞講俄羅斯
▲ 【俄烏戰爭】中國輿論風向變?微博興用這個詞講俄羅斯
俄烏戰爭近日形勢有變,烏克蘭軍隊逐步反攻,慢慢不斷奪回部分「公投入俄」土地,而俄羅斯軍隊不時主動棄守甚至投降。中國內地網絡輿論近期亦發生一些微妙變化,似乎少了為俄軍行動的辯解,多了一些嘲諷。「菜鵝」一詞近日經常在微博等社交媒體或評論區出現,用來代表俄羅斯表現很渣。



「菜」在內地俚語中有「能力很弱」的意思,「菜鳥」就是指「甚麼都不懂的新手」。
據內地網絡用語《小雞詞典》,「菜鵝」是「菜俄」的諧音,全稱為「俄軍很菜」,常見於各大軍政博主評論區。


該詞典稱:「2022年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後,由於戰爭早期俄軍的進攻速度遠低於吃瓜看戲的網友預期,付出的代價遠超預估,怨憤不平的看不下去的網友於是發明菜俄一詞,嘲諷俄軍在侵烏戰爭早期犯下的低級軍事錯誤和不符合俄軍理應水平的吃癟,嘲諷俄軍很菜。」
「後來菜俄一詞進一步去除攻擊性,演化成略為喜感的菜鵝。」
詞典又解釋,「菜鵝」更適用於吃瓜網友,沒有過分的惡意,也缺乏敵對性攻擊俄羅斯之意,而內地親烏、親西、反俄或自由主義人士則不會使用該詞,因為缺乏攻擊性。
對於略帶喜感的「菜鵝」一詞,網絡輿論觀點不一。有人認為不應將俄烏戰爭這悲劇娛樂化,抱吃瓜(廣東話稱「食花生」)心態看待。
亦有意見認為,烏克蘭軍隊反攻也付出沉重代價,而在持久戰中士兵遠比武器重要,「菜鵝」受到戰爭磨蝕,但主動後撤也等於能夠保存實力,熟悉歷史的人都料到俄軍拉垮,但「菜鵝」其實也很有韌性。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china.hket.com 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連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