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低齡老人達1.5億 每三個低齡老人中有一個仍在工作
社會熱點
12:12
2023/03/17
內地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中國低齡老人(60~69歲)達1.5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有內媒報道指,每3個低齡老人中就有1個仍在工作,低齡老人主要從事農林牧漁業。
內地低齡老人總量保守估計已達1.5億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20年內地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其中60~69歲老人為14,739萬人,低齡老人佔全部老人的比重為55.8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內地60歲及以上人口28,004萬人,按照上述比例測算,當前內地低齡老人總量保守估計已達1.5億。
據內媒「第一財經」報道,根據《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測算,低齡老人中,從事農林牧漁的人最多,佔比高達62.44%,相當於有超過三千萬的低齡老人仍從事農林牧漁,主要就是種植業。
人口專家、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分析,農業人口中的老年人沒有固定收入,不得不繼續從事農林牧漁工作,維持生活。這部分老人本就不存在退不退休的問題,他們一直處於就業狀態。
根據去年底的一組公開數據,目前農民實際發放的養老金水平為每月平均188元(人民幣,下同),只相當於城鎮職工養老金平均發放水平每個月3,577元的5.26%。
因此,對很多農村老人來說,其主要生活來源只能依靠自身勞動收入或子女贍養。在就業的低齡老人中,從事農林牧漁業、製造業、建築業和批發零售業的佔比合計達到84.65%。
責任編輯: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