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將重審中遠集團入股漢堡港計劃 京籲勿將交易政治化(更新版)
德國聯邦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發言人周三(12日)表示,由於漢堡港「福地」(Tollerort)集裝箱碼頭已被列為「關鍵基礎設施」,政府正在重新評估是否將允許中資繼續入股該碼頭。
*更新外交部回應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中德務實合作建立在企業自願的基礎上,互利互惠共贏。他籲德方不要將正常的商業合作泛政治化、泛意識形態化、泛安全化,人為設置障礙。並再次敦促德方客觀理性地看待兩國務實合作,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性的營商環境。
據觀察者網,德國「每日新聞」援引德國信息安全辦公室官網上的解釋指出,所謂「關鍵基礎設施」指的是對「國家社會」尤為重要的設施,其若發生故障或損害,「會出現持久的供應瓶頸,對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干擾或其他嚴重後果」。
碼頭運營商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HHLA)方面透露,漢堡港「福地」集裝箱碼頭之所以會被重新分類,是因為有關法律規定被引進了新的條例,要求任何「年吞吐量達327萬噸的海港和內陸港的運營商」都被視為關鍵基礎設施,而該碼頭的吞吐量在2023年將明顯超過這一數字。
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去年11月訪華前夕,批准中遠集團入股漢堡貨櫃碼頭,持股量由最初的35%減至24.9%,被外界視為訪華的見面禮,但引起內部批評,身為盟友的漢堡市長亦不支持中資進入本土的基礎設施。
分析指,漢堡港可將內地貨運連接富裕的歐洲市場,對一帶一路倡議至關重要。中遠目前已擁有歐洲兩個最大港口荷蘭的鹿特丹和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港口的股份,亦控制著希特勒的比雷埃夫斯港,同時籌劃擴建德國西部的杜伊斯堡內陸港。
目前尚不確定即將於13日訪華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是否會與中方討論該問題。「每日新聞」指出,碼頭被列為關鍵基礎設施並不意味着此項交易會被自動禁止,但對於聯邦政府而言,政治上的敏感問題是,它是否要批准與中遠海運港口的交易。
責任編輯:袁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