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財政局罕見登報催債 多省市發文要求清理財政暫付款
企業公開催債是很常見的舉動,但地方財政局公開催債則較為少見。湖北武漢財政局近日登報公開借款清單,點明了債務單位名稱及借款本金餘額,其中最低的是欠了一萬多(人民幣,下同),最多的欠了兩千多萬。
知情人士:催債跟財政困難無關
武漢市財政局、武漢長江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上週五(26日)在當地媒體《長江日報》聯名發布「債務催收聯合公告」,並公開了財政歷史借款清單,上面共列舉了259條借款信息,每條借款信息點明單位名稱及借款本金餘額(截至2018年12月20日)。259條借款信息的絕大多數債務人為武漢當地企業,少數為科學研究所及學校等事業單位,還有5個區級財政局。
公告顯示,武漢市財政局依法對這些債務人享有主債權,以及對相應擔保人享有擔保合同項下的全部權利。武漢財政局已公告委托武漢長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全權處理這些債權。
內媒引述知情人士說,這是按財政部要求清理歷史借款,政策要求在一定時限內完成財政暫付款的清理。債務催收公告跟當地財政困難無關,跟地方債也無關,是按政策要求清理財政周轉金。列舉的借款信息有些時間比較長,有些是2002年,已超過法律時效。
財政暫付款是指各級財政部門借給所屬預算單位或其他單位臨時急需的款項,應及時清理結算,且應按資金性質和借款單位名稱設置明細賬。
值得一提是,武漢曾受疫情重創,是全球首個因疫嚴格封城的大城市。路透社引述武漢市政府的數據報道指,武漢今年一季度的預算收入比去年同期下滑8.5%。
另據查閱公開資料發現,近年來多省要求加強財政暫付款的清理,以更好防範財政資金風險。比如今年4月江西省財政廳印發通知,選擇新余、宜春兩個市本級,以及南昌市東湖區、景德鎮市珠山區、蓮花縣等14個縣區開展2023年暫付性款項動態清零試點,實現暫付性款項年終無余額。江西從2022年啟動市縣暫付性款項動態清零試點工作,當年有19個試點區縣及10個非試點區縣實現暫付款項動態清零。
責任編輯: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