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濤晤德國製造業代表 稱「去風險」主導權應在企業

國情動向 17:00 2023/07/12

分享:

分享: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昨日(11日)會見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主席霍伊斯根,就開闢新興領域合作、維持供應鏈穩定等議題交換意見。王指,「去風險」不應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更不能導致脫鉤和「去中國化」。企業是市場主體,政府應將「去風險」主導權交還給企業,任意干預反而會帶來更大風險。

王文濤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正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超過14億人口的現代化進程,必將為包括德國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機械設備製造業是中德經貿合作的重點行業,雙方應進一步鞏固現有合作基礎,推動中德經貿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霍伊斯根表示,德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旗下近900家企業在華設立子公司,創造約15萬個就業崗位,希望德中兩國未來延續良好合作傳統。期待中方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為德機械設備企業提供更多機遇。德約80%的機械產品面向出口,「脫鉤斷鍊」不符合德企利益,支持德中兩國政府加強交流對話。

王文濤又與德國軟件公司思愛普(SAP)行政總裁柯睿安會面,王強調互信是中德合作的基礎,同樣呼籲「去風險」不應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中方致力於打造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歡迎思愛普持續擴大在華投資,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柯睿安表示,思愛普秉持「在中國,為中國,也為全球」戰略,反對脫鉤斷鏈。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