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罕見對俄使用嚴厲措辭 並非拋棄俄羅斯
中國上周因公民入境事件罕見對俄方使用嚴厲措辭,但彭博社引述專家指,如果要以此來判斷中國在轉變對俄烏戰爭的看法,恐怕是要落空,中國並未打算拋棄俄羅斯。
上周五,5名中國公民自哈薩克入境俄羅斯時在口岸遇阻,其中包括一名KOL。周末這段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上廣為流傳的片段顯示,俄羅斯邊境口岸官員正在搜查行李箱,一名旅客稱感覺自己被當成了犯人。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批評,俄方在此次事件中出現的野蠻執法、過度執法行為嚴重損害中國公民合法權益,不符中俄友好大局。
彭博社指,盡管措辭格外嚴厲,但並不代表中國對俄態度將大幅轉變。自從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以來,中國一再尋求在使用核武器等問題上與莫斯科營造一些空間,同時支持俄方發動戰爭的理由,尤其是看到美國及盟友在加強與台灣的關係。外交部長王毅昨向拉夫羅夫重申,兩國是信得過,靠得住的好朋友,且沒有提及上述事件。
全球化智庫創始人王輝耀解釋,這次事件向世界表明,中俄關係比西方許多人了解的更加層次分明,也更加細膩。中國需要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但不是說俄羅斯做甚麼都會贊成。
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兩國就表示中俄合作「沒有上限」。隨著戰事持續,中國尋求站在中立立場協調烏克蘭問題,發布了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呼籲尊重各國主權,保障糧食外運和停火止戰。雖然這一路線圖遭到美國及其盟友的廣泛批評,但為中國在「全球南方」(Global South)贏得信譽,並在由沙特主辦的烏克蘭問題國際會議上獲得一席之地。
責任編輯:陳建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