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有意出台新規 限制對華科技領域投資

國情動向 11:16 2023/08/25

分享:

分享:

繼美國總統拜登本月簽署行政命令限制對中國高科技領域投資後,歐盟方面正在密切關注局勢發展,有意出台類似措施,並與白宮保持聯繫。有報道指,歐盟委員會有意在今年年底之前提出這一倡議。

分析指 歐洲的方式將和美國非常類似

今年六月,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旨在去風險的經濟安全戰略,其中就包括對外投資審查機制,防止敏感技術外流並用於軍事領域。

在美中兩大經濟體全方面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作為美國傳統盟友的歐洲將去風險、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作為維護自身安全的重要目標。不過,由於歐洲企業在中國有大量投資,各國在制定關於經濟安全的具體措施方面有所不同,同時歐盟成員國政府有時也會面對企業的不同意見。

英媒報道指,在拜登當局公布行政命令後,德國經濟部表示,德國將「積極參與」歐盟將採取何種措施的討論。而在法國方面,愛麗舍宮和法國經濟部均沒有發表評論。報道引述一名歐盟外交官的話說,有成員國持保留意見,認為出台該項文件之前需要做出評估,因為會對商業產生重大影響。此外,由於歐洲的風險投資基金比美國少,採取的方式會有所不同。

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的政策分析師格爾克(Tobias Gehrke)表示,歐洲國家的政府正在嚴肅看待這一問題,並將在9月開始討論,首先就是要指出可能的風險,歐洲有可能列出關鍵技術清單。

英國據報考慮跟隨美國 限制對中國科技業投資

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客座教授、政策風險咨詢公司Policy Sonar的創辦人加列蒂(Francesco Galietti)認為,歐洲和美國未來關於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投資限制不會有大的差異。他認為,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是關鍵領域,所有舉措都是在歐盟和美國之間經過廣泛磋商後制定的,所以可以確信歐洲的方式將和美國非常類似。

格爾克表示,在半導體和量子計算領域,歐盟毫無疑問將會採取限制措施,例如荷蘭政府和歐盟非常了解半導體行業及其價值鏈,但人工智能領域的情況將會比較複雜。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評論則認為,出於經濟聯繫和雙邊關係考慮,歐洲不太可能順從美國對華投資禁令。文章認為,法德兩大歐洲國家不會順從美國脫鉤的舉動,這樣的限制會對自身科技產業造成巨大損害,使其發展偏離軌道。

李強廣東調研:保持推動高質量發展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美國尋求將美中科技合作協議短期延長6個月 以談判修訂內容

責任編輯:尹航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china.hket.com 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