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8月主要宏觀經濟指標改善 中國經濟已見底?
隨當局穩增長政策密集落地,8月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外貿、通脹、金融數據等均有所改善,經濟週期性底部已基本明確。不過,部分指標雖然邊際改善,但仍處於低位,上行趨勢不強,經濟面臨的壓力仍大。
分析認為,近期一系列刺激措施的提振效應仍待檢驗和評估,恐不足以徹底扭轉局面,預計還會有更多貨幣和財政支持政策出台,重點關注房地產政策的進一步調整。此外,9月降准亦可期。
後續大概率還會有政策出台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稱,綜合8月物價、PMI、進口、開工等數據邊際好轉,指向中國經濟有所企穩,但傾向於認為並非本質改善,仍處於「經濟底」。
他認為,穩增長仍需政策加碼,後續大概率還會有政策,「政策組合拳到了加快落地的關口」。短期緊盯四大方向:一線鬆地產、城中村改造、一攬子化債、9月大概率調降存款準備金率。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也稱,當下經濟和物價均已見底,但向上彈性或不足,華創宏觀周度經濟活動指數已於6月中下旬企穩,不過同樣缺乏彈性;對應的是,居民部門的實際收入和名義收入、企業部門盈利的量和價觸底修復,但上行趨勢依然不強。她表示:「市場的悲觀或已過剩,但樂觀可能也尚未滿」。
她進一步指出,四季度經濟增長訴求有望明顯提升,並且大概率延續至明年,若當下政策不能有效觸發經濟彈性和帶動預期改善,地產政策存在倒逼進一步擴寬的可能性,提示高度關注城中村改造,可急可緩,可大可小。
花旗料年內會降准50個基點
花旗集團在最新研報中指出,數據支撐該行對經濟週期底部基本明確的看法。該投行認為,決策者近月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來支撐經濟增長,但這些謹慎的刺激措施將如何轉化為經濟增長活動還有待觀察,現在注意力都集中在房地產領域。此外,貨幣政策利率進一步調降的必要性沒那麼緊迫,但預計年內會調降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並恢復抵押補充貸款(PSL)操作;事實上的財政緊縮可能也會結束以支持穩增長。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也稱,迄今為止的政策反應還不足以徹底扭轉局面。他認為,8月出口回彈更多反映了基數因素,而非外需真正改善,隨著出口持續萎縮,中國可能不得不採取更積極的樓市寬鬆舉措,以實現真正的復甦。
責任編輯:蒯宇澄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