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周六開幕 亮點搶先看
杭州第19屆亞運會會期為9月23日至10月8日,香港隊將派出約930人代表團出戰,人數是歷年之冠。這是中國在疫後舉辦的最大規模國際性綜合體育賽事,本文帶你一次看懂今次亞運會有哪些亮點。
亮點一:使用綠色能源、場館設施環保
「綠色亞運」的理念融入賽場內外。據官媒報道,來自青海等地的光伏發電、來自新疆等地的風力發電,正通過交直流特高壓網架,輸送至各個亞運場館。
通過綠電(指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近乎零)交易,服務全市94家亞運場所完成綠電、綠證交易,累計達成交易電量6.21億千瓦時、綠証3982張,減排二氧化碳量相當於減排標煤約76320.9噸。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還推出亞運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師,既通過巡館精準把握每個用電細節,也利用數據監測分析系統「雙碳大腦」來排查能耗高的設備,進而提出降碳方案,為場館挖掘減排空間。
此外,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56個競賽場館中,新建場館只有12個,44個改建或臨建場館中多使用裝配式建筑與可循環、可再生材料。
在亞運村,「村民」開啟低碳地圖打卡活動,只要進入「低碳十景地圖」中的任意一站,掃描官方二維碼就能免費激活低碳賬戶,並實時查詢到積分狀態。通過參與「低碳雲課堂」「低碳雲倡議」「低碳雲答題」等踐行低碳行為可獲低碳積分,積分可換取亞運會吉祥物、綠電兔盲盒、亞運徽章等紀念品。
亮點二:科技性強、AI技術滲透廣
主辦方指,本屆亞運會將是第一屆「智能亞運」,許多革新性的沉浸式體驗和人工智能(AI)技術將投入使用。目前已公開的消息顯示,AI技術在亞運會期間將在涉及從醫療支援到觀眾互動等各個方面。一段官媒宣傳片還展示了一條可以供公眾使用、可實時監測跑者運動數據的空中跑道。
除了幫忙給觀眾「帶位」的智能機器狗、自動駕駛巴士等體驗之外,組委會在去年底宣佈啟動一個智能醫療急救保障系統,通過人工智能和5G網絡等技術協助進行遙路急救診斷和醫療資源的實時調度等。
亮點三:火炬手來自各行各業、線上也能參與傳遞
火炬手選拔主要面向亞奧理事會和亞洲其他國家(地區)奧委會、中國奧委會、杭州亞組委、浙江省內各地市等,主要通過推薦的方式選拔。其中,30名火炬手通過線上「爭當亞運火炬手」主題活動抽簽產生。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過程共有兩千多名火炬手參加,火炬手們年齡範圍在14歲至84歲之間,涵蓋各行各業,包括運動員、小學校長、南湖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員等。
此外,在線上也能參與火炬傳遞。智能終端用戶通過「智能亞運一站通」支付寶小程序進入「薪火相傳」,點擊「揮一揮,傳火炬」,就可以成為杭州亞運會「數字火炬手」。線上火炬傳遞模擬了現實中的火炬手交接時的合影環節,參與者每傳遞一次都可以獲得與其他用戶的數字合影,定格與陌生人的難忘瞬間。在9月23日杭州亞運會開幕式這天,線上的「開幕式數字點火」也將同步啟動,全球的亞運數字火炬手將在數字世界共同「點燃」亞運聖火。
亮點四:這些焦點選手亮相杭州
亞運會上有世界頂尖選手出場獻技,受矚目的包括男子標槍選手尼拉吉·秋普拉(Neeraj Chopra)、亞洲跳高紀錄保持者巴希姆(Mutaz Barshim)、菲律賓的華裔「亞洲最強」撐桿跳選手蔡華強(EJ Obiena)等。
此外,為香港奪得奧運和世錦賽銀牌的何詩蓓(Siobhan Haughey)、男子花劍選手張家朗等人亦是焦點。
責任編輯: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