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力求重修舊好 貿易糾紛後遺症卻難以消除?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3/11/06 11:35

最後更新: 2023/11/06 12:48

分享:

分享:

中澳關係有所回暖,但經貿合作難和好如初。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訪華尋求重新加強貿易合作,但中澳貿易戰後遺症尚未消除,兩國供應格局在這段時間發生的改變,令修復貿易關係成為艱巨的任務。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指,澳洲前總理莫里森在2020年呼籲國際社會對新冠病毒起源展開調查,北京作出憤怒的回應,包括澳洲煤炭等都被中國拒之門外。此後,許多煤炭出口商被迫尋求新的市場而轉向了印度,後者剛好需要煤炭來滿足其鋼鐵工業。即使北京如今取消了限制,出口商仍繼續發展對印度的業務。

今年1月中國向澳洲鍊鋼用煤重新開放港口時,很快就遇到了一個問題:澳方大部分運煤船隻都沒有再次出現在中國港口。這是中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國澳洲的貿易關係僵持兩年所留下的後遺症......(澳洲)棉花種植者最近運往越南的棉花數量與運往中國的旗鼓相當,而在2020年開始的非官方禁令之前,中國一直是他們最大的市場......(澳洲)大麥種植者受到了懲罰性關稅的打擊,但他們找到了沙特阿拉伯等一些新市場。

澳洲煤炭出口商瞄準印度市場。

在葡萄酒方面,文章引述澳洲一些業界人士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完全取代中國市場,但許多出口商都在反思,該行業是否已變得過於依賴某一市場。在這兩年,當地出口商在擴大與日本的貿易方面取得了部分成功,尤其是在高價葡萄酒方面,而且對東南亞的銷售也在快速增長。

文章指,目前澳洲對華出口額佔其出口總額的略高於37%,較2021年高達約45%的比例大幅下降。有經濟學家認為,部分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的勢頭乏力,但他們認為,這也可能反映出澳洲出口商不願再次在一個準備使用「經濟脅迫」手段的國家身上大筆押注,而且中美緊張的因素也依然存在。

責任編輯:陳建錫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