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峰會 | 學者:貿易逆差並非唯一挑戰 雙方需建立互信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3/12/07 15:37

最後更新: 2023/12/07 16:22

分享:

分享:

中歐峰會 | 學者:貿易逆差並非唯一挑戰 雙方需建立互信

中歐領導人峰會今日(7日)在北京舉行。歐方赴華前已表示,不會容忍歐中貿易逆差擴大,希望以談判解決。中國學者指出,貿易差並非中歐關係中的唯一挑戰,雙方應在經濟領域建立互信。

學者:雙方在經貿戰略上有差異

據內媒「澎湃新聞」報道,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青年副研究員張亞寧說,當前中歐關係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客觀看待並審慎處理雙方在發展模式與經貿戰略上的差異性。對中方而言,歐盟提出的「去風險戰略」忽視了中歐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根本特點,實屬「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例如,就歐方較為關注的貿易逆差問題,中方認為這是不同發展階段、比較優勢和市場選擇的自然結果;而歐盟則認為根源在於「政策干預」。因此,如何審慎地區分合理的經貿訴求與外部歸因的情緒性反應,考驗中歐雙方的戰略定力和外交智慧。

王毅與布林肯通話 強調鞏固中美關係企穩勢頭

就上述問題,一個潛在的起點可以是換位思考並更加深刻的理解對方的戰略訴求。例如,歐盟的「去風險」戰略在邏輯上是「戰略自主」概念的延伸。中方在支持歐盟尋求戰略自主的同時,應加深對「戰略自主」訴求來源的理解:歐方的「自主」是中美博弈的結構性產物抑或是自身制度特性的要求?

主要沖突是「認知差距」導致的「信任赤字」

復旦大學中歐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簡軍波提到,地緣政治矛盾將深刻影響雙邊關係發展。歐盟及其部分成員國通過「安全化」和「意識形態化」的兩大透鏡看待中國和中歐關係,是中歐雙邊關係發展的最嚴重掣肘。因此,中歐關係中的主要沖突是「認知差距」導致的「信任赤字」。如果這些能得以解決,具體領域的問題——從貿易赤字到電動汽車補貼問題,從「反經濟脅迫」到制裁與反制裁問題等都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途徑。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飈表示,中歐之間的沖突矛盾很多。一是經濟領域內的貿易逆差、歐方聲稱的「經濟脅迫」、供應鏈安全。歐盟認為中國操縱扭曲了市場,對成員國實施「經濟脅迫」。二是歐盟認為中國的一些官方機構試圖「操縱影響」歐盟的內政。三是認為中國在俄烏沖突中扮演的角色、網絡攻擊、混合威脅等方面,存在對歐盟的「威脅」。

中歐峰會 | 歐方指不希望脫鉤 堅持一中政策

G7聯合聲明:願與中國建立建設性關係

要想解決中歐之間的沖突矛盾絕非易事,需要雙方艱苦卓絕的努力。一是在經濟領域內,雙方應該重新建立互信,以信任(trust)、信心(confidence)為關鍵詞,打造更為安全放心的雙邊經濟關係。二是在政治社會領域,歐盟不應過度宣傳中歐雙方政治社會制度的差異和意識形態差別。三是在俄烏沖突、網絡攻擊、混合威脅等方面,理解中國的關切。

責任編輯:尹航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china.hket.com 中國頻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