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 | 通縮壓力逐緩 提振消費仍需宏觀政策支持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24/01/12 11:42

最後更新: 2024/01/12 15:12

分享:

分享:

內地CPI連續三個月為負,但跌幅縮窄至0.3%,全年CPI按年上漲0.2%。分析人士認為,內地通縮壓力逐漸緩和,但國內消費需求恢復仍需要一定宏觀政策支持,預計2024年物價水平整體將呈現低位回升的態勢。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指,2023年消費者物價下滑主要受食品價格波動影響,其中,豬肉和原油價格回落,高基數影響,對物價構成拖累。此外,2023年PPI按年收縮,反映工業部門整體供需結構仍不夠平衡,部分行業企業仍在削價促銷等。近期公布物價表現整體低迷,結合12月公布的官方製造業PMI,國內整體消費需求恢復仍需要一定宏觀政策支持。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也稱,短期內,物價水平仍將維持在低位,但在宏觀政策同向發力的背景下,疊加基期效應逐步常態化、社會有效需求回暖、供給端波動收斂、居民通脹預期保持平穩、價格傳導機制更暢通等因素,從中期來看通脹中樞將在波動中逐步修復,回歸至高於2023年且更為溫和、常態的水平。

展望2024年,龐溟預計,中國物價水平整體將呈現低位回升的態勢;PPI按年將逐漸由負轉正。隨著穩增長政策顯效,基建、製造業投資增長有望帶動鋼材等工業產品市場需求回暖。

出口增速創八個月新高

另外,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以美元計價2023年12月出口按年升2.3%,創八個月新高。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學術專家古堯指,進出口增長符合預期,進出口規模已進入相對平穩發展階段,按年增速在基數效應下波動回升,高順差延續,這也反映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版圖中製造優勢地位的成型。不過中國基礎貨幣投放能力待提升的局面沒有改變,預計2024年一季度降準、降息仍是大概率。

內地12月CPI按年跌0.3%勝預期 PPI跌2.7%

內地12月美元計出口按年升2.3%勝預期 進口升0.2%

責任編輯:易燕丹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立即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