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預期北京對美國調整關稅反應強烈

國情動向

撰文: 陳建錫

發布時間: 2024/05/14 17:00

最後更新: 2024/05/14 17:06

分享:

分享:

耶倫預期北京對美國調整關稅反應強烈。

美國將公布針對中國的新關稅措施,財長耶倫表示,預期中國會作出強烈反應,她已向北京表明並希望其意識到,關稅的調整是有必要且更具戰略性的。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重申,中方一貫反對違反世貿規則單方面加徵關稅,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耶倫周一(13日)出席一場活動後接受媒體訪問,談到對華關稅調整,耶倫表示,她和其他美國官員已向中國明確表示,美方可能重新調整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實施的關稅,使其更具戰略性,但任何調整都將是非常具有針對性的。她拒絕透露關稅措施的變化,但表示美方將確保在採取任何行動前知會中方官員。

「我在與中方接觸時明確表示,我們認為需要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我們特別關注清潔能源、半導體以及中國通過政策鼓勵過多投資而導致產能過剩的領域。」耶倫指出,中國正有意識的推動產業政策,重點投資於先進製造業,而這會導致全球產能過剩,從而可能摧毀美國企業的競爭力。

她在訪問中重申,美方正努力穩定美中的經貿關係,不希望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美方認為競爭環境需要公平,而中國的大規模補貼不是這樣。

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同日證實,美方將在短時間內公布有關中國的新關稅細節。他指,整個政府一直在關注中國損害美國工人和企業利益的不公平做法,包括產能過剩問題,以及在戰略領域採取了一系列非市場措施。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二(14日)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按照美方的邏輯,美國進行補貼就是「至關重要的產業投資」,別國進行補貼就是「令人擔憂的不公平競爭」。這用中國話說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說到底,美國就是在打著「產能過剩」旗號對別國先進產業進行打壓。

汪文斌重申,包括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在內的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建立在技術持續創新、完善的產供鏈體系和充分的市場競爭之上,而非來自所謂的「補貼」。補貼補不出產業競爭力,保護也保不出真正強大的企業。中方奉勸美方,摒棄心口不一的虛偽和雙標,不要再重蹈保護主義的覆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