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基金三期成立 規模3440億元歷來最大

經濟脈搏

撰文: 蒯宇澄

發布時間: 2024/05/27 12:04

最後更新: 2024/05/27 15:59

分享:

分享:

根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張新,註冊資本3,440億元(人民幣,下同),經營範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業管理諮詢。

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財政部、國開金融公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19位股東共同持股。財政部為最大股東,持有17.44%股份。

彭博社報道認為,成立新基金,意味中國重新加強建立半導體產業鏈,抗衡美國和部分盟友收緊出口管制。

華鑫證券指出,國家大基金的前兩期主要投資方向集中在設備和材料領域,為我國芯片產業的初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算力芯片和記憶體芯片將成為產業鏈上的關鍵節點。此次大基金三期,除了延續對半導體設備及材料的支援外,更可能將HBM等高附加價值DRAM芯片列為重點投資對象。

第一期國家大基金成立於2014年,規模約為1,300億元。其投資分佈大致為集成電路製造佔67%,設計佔17%,封測佔10%,裝備材料類佔6%。這表明製造領域是一期基金投資的重點。

第二期國家大基金成立於2019年,規模約為2,000億元,相比第一期有顯著增加。第二期基金在繼續支持半導體產業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產業鏈的上游和下游,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以及相關設備和材料的研發。除了直接投資外,二期基金預計能帶動7,000億元以上的地方及社會資金,合計撬動萬億元級別的資金規模,對半導體產業形成巨大的資本支撐。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