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6月15日起中止134項台灣產品關稅減讓

國情動向

撰文: 陳建錫

發布時間: 2024/05/31 09:50

最後更新: 2024/05/31 14:42

分享:

分享:

大陸6月15日起中止134項台灣產品關稅減讓。

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自今年6月15日起,對原產於台灣地區的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關稅減讓。本次中止稅務優惠的產品多數是工業原料及設備,包括潤滑油、印刷油墨、沖壓工具、真空泵、金屬切削機床,以及各類聚酯和樹酯等。

國台辦表示支持有關部門的決定,稱台當局單方面對2500多項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貿易限制,違反ECFA關於「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規定。去年大陸中止12項產品關稅減讓後,當局未取消任何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

ECFA是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的,實施中如產生問題可通過兩岸協商予以妥善解決。但賴清德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不承認「九二共識」,大肆宣揚「台獨」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和經濟「脫鉤斷鏈」,嚴重破壞兩岸協商和ECFA實施的基礎,是大陸有關部門不得不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的根本原因。事實再度證明,搞「台獨」就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只會「禍台」、「害台」,只會讓台灣企業、民眾利益受損。

台灣的陸委會表示強烈抗議及不滿,指大陸對台施壓、恐嚇的政治操作只會扭曲兩岸經貿原本互利互惠的發展方向,後果將由陸方承擔。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