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倘爆「龍頭」之爭 港穗深都是輸家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8/02/21 09:00

分享:

分享:

  • 穗深雄心壯志,欲在大灣區扮演更重要角色
  • 歷史說明,「龍頭」之爭障礙大珠三角發展
  • 專家呼籲做好分工,防範大灣區在盲目競爭中空轉

國家層面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出台,意味2018將為「大灣區元年」,但在推進新一輪大珠三角合作前,必須先釐清香港、廣州及深圳的分工,防範「龍頭」之爭重演,令大灣區發展在盲目競爭中空轉。

過去十多二十年的大珠三角協作中,港穗深三地一直存在瑜亮情結,各自滿肚密圈,希望成為地區經濟龍頭;其中,深圳與廣州這種進取心態,似乎已悄然延伸到大灣區時代。

廣州:要發揮大灣區核心增長極作用

深穗兩地近期的官方表述,充份顯示他們雄心勃勃,期望在大灣區發展中爭取扮演更重要角色。

在廣州方面,廣州市上月召開人大會議時,市長溫國輝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作用,並且要爭取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

過去十多二十年的大珠三角協作中,港穗深三地被指一直存在瑜亮情結。

在深圳方面,深圳市政府早前宣布啟動新一輪《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直言要在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發揮引領作用,成為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國際化大都市。

深圳:要在大灣區經濟圈發揮引領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由國家發改委與廣東、香港及澳門參與編制,將由國務院批准;但中央的指揮棒能否令大珠三角各市,服從國家部署的一盤棋,不再惡性競爭,實在是未知之數。

歷史更能說明一切,中央在過去十多年一直加強協調大珠三角的發展,但城市間競爭、甚至是盲目競爭有增無減;其中最經典是港珠澳大橋單Y(接通港珠澳三地)與雙Y(接通港深珠澳四地)之爭,令項目蹉跎十年;穗深不斷擴充機場與港口規模,惹來重覆建設之議。

德勤:大灣區要更好分工 而非內部競爭

而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深圳,則屢次「叫板」,要發展成為與香港定位相同的「國際金融中心」。

港珠澳大橋象徵粵港澳三地提升協作。

連串例子都在反映,今天的大灣區規劃,如不理順分工問題,沒有人能保證,區內大城市不會重演競逐「龍頭」寶座的情況,令盲目競爭拖大灣區發展的後腿。

事實上,德勤早前發表《從「世界工廠」到「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議》白皮書時,德勤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許思濤也特別指,期望區內各個城市,更能協調發展融合,有更好的分工角色,而不是進行內部競爭。

【延伸閱讀】看懂粵港澳大灣區弱點 便知香港有機遇

【延伸閱讀】大灣區熱爆廣東政協  如何突破法律先行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程國知

欄名 : 國情點題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