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香港靠誰救」筆戰:《請收起你的厭港症》原文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06/27 13:42

最後更新: 2019/06/27 15:00

分享:

分享:

香港反《逃犯條例》修訂風波震動全球的關鍵時刻,內地社交媒體瘋傳一篇題為《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稱「普通民眾很容易被蠱惑」,內文不乏暗示香港「沒得救」論調;文章獲百萬計點擊,但也引來一些內地人撰文反駁,諸如網名「泫然亦然」的《請收起你的厭港症》、署名「北京評論員」的《隔着普通話與粵語的距離答不到「香港有救嗎?」》,還有Kief《蠢的並不是香港青年》。

現將這場筆戰中,各篇文章原文刊出。

居港昆明blogger:《請收起你的厭港症》

那篇《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有朋友發在了群裏,連我爸都發給我了。看過之後總覺得哪裏怪怪的,仔細琢磨之後才恍然大悟,貌似真理,卻錯漏百出。我很慶幸沒有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在作者百度百科的頁面中,顯示作者信仰馬克思主義,應該是一個青年左翼學者,但是沒想到他這篇文章字裏行間透出的反而是那股居高臨下右派精英的惡臭。

作者在香港浸會大學,也是我的母校,讀了一年的授課型碩士。在香港的一年,似乎並沒有讓他學會如何謙卑地去認識一個有血有肉有歷史地方。

一、故事一先說說作者的第一個故事,此類香港人我也遇到過,他們是蠢,但是作者借蠢人為北京辯護,就顯得格局不高了

先講講他口中的「為爭取自身權利、反對殖民壓迫,香港人民在六十年代進行過一系列抗議運動,結果被你的英國慈父用印度人軍警鎮壓了下去,拿槍biubiubiu地打你們香港人哎。」

六七年在香港發生的暴動事件,被認為是1949九年後香港歷史的一個分水嶺。那時香港民生問題突出,香港的左派親北京的團體,借勞資糾紛,在文革風潮的鼓動下,發動了暴亂,街上充斥土制炸彈,人心惶惶,連金庸因為在《明報》撰文批評左派行徑都被威脅,被迫逃離香港避禍。整個事件反而增添了市民對左派的厭惡情緒。港英政府意識到了民生問題的重要性,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量修建公屋滿足大眾住房需求,推行九年免費教育使更多孩子能夠得到教育。最後,這個打著反殖民旗號的左派暴動,最終卻把港人推向了殖民政府那邊,真是歷史的諷刺。另外,作者筆下第一個故事的背後,存在一個邏輯錯誤。以前港英政府不給香港民主,並不能合理化現在北京不給香港民主這個事實。文章只是用一個邏輯錯誤去攻擊另一個懷念港英的蠢學生的邏輯錯誤。

二、故事二再說說作者口中的第二個故事。

作者原話是「當時台灣太陽花那時候(彼時還沒有發生大規模佔中事件),我們學校的學生會搞了各種亂七八糟的造勢活動支持。然後有一次開會的時候,一位理事表示,每一位在座的學生會成員都要表態支持太陽花運動,說的特別高大上,如果不表態就不符合學生會的最高理想,就不符合學生會的立會理念。言下之意就是針對我們幾位大陸學生。我們都覺得太陽花運動跟我們有毛關系,這種表態不是MDZZ(罵人智障)麼。當時有個大陸同學立馬就急了,說你們憑甚麼逼我表態,我就是不支持,有種開除我啊。香港那邊同學聲音也高了八度,說我們是學生組織必須支持學運動,這是原則。」

作者的意思,似乎是他是學生會幹事成員,在開會中被別的香港成員要求表態。在現有的,我能在網上了解到的訊息中,作者只是一年制授課型碩士。但是,在浸會大學學生會的章程中明確寫到,浸會大學的學生會只是本科生的組織,成員只限本科生。

延伸閱讀:

《香港這座城市還有救嗎?》原文

《請收起你的厭港症》原文

《隔着普通話與粵語的距離 答不到「香港有救嗎?」》原文 

《蠢的並不是香港青年》原文

所以作者是沒有資格參與學生會的活動的,更遑論進入幹事會開會,他們研究生有自己的研究生會。而且,學生會幹事會的組成,也是先有一幫幫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團隊,俗稱「莊」,最後不同的團隊在咨詢會中接受咨詢,(其實就是接受各種質疑)。最後由所有學生會成員,即所有本科生根據不同團隊各自的政綱(其實就是立場),以及在咨詢會中的表現投票選出當選,稱為「上莊」。

顯然,作者和那位「在座的理事」並不像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整個故事二的真實性,有待考證。另外,以我以前上莊的經驗,以及對身邊各種莊,例如學生會、宿生會、興趣團體的莊的運作的觀察,任何莊的重要決定都是開會後表決形成,很難有誰逼誰表態的情況。上莊的過程,其實都是一個很寶貴的對組織民主的重要實踐過程。雖然在學術上,內地學生幾乎輾壓Local,但在經歷過很多活動的合作、互動之後,真的不得不佩服香港人的執行力。千萬不要低估香港人的民主素質。

三、香港的基礎教育出了問題?

匪夷所思的是,作者用簡單的幾個蠢的香港學生例子,加上「我也通過香港的朋友了解了一下他們的教材,發現相比於大陸的九年義務教育,真的是簡單了幾個維度,有些內容一筆帶過,有些內容考試不考。」就得出了香港基礎教育出了問題的結論。這就是作者最狂妄自大而幼稚的臆測。

本科畢業後這幾年,我一直在香港的教育界工作,待過普通本地中學,現在在一所國際學校的小學。我覺得相比作者,我應該更有資格評價香港的基礎教育。

如果非要比兩地的課程,任教中文和數學的內地同事認為,香港的中文和數學確實更簡單些。至於理科,以我做過香港的高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簡稱DSE)各理科的試卷來看,理科的課程範圍比內地高考課程更廣,甚至更深。例如,當年我學的高中化學,在反應速率、化學平衡那部份,課本沒有涉及平衡常數的概念,只有一個定性的描述,而香港DSE課程必修平衡常數。生物相比內地生物課程深度和廣度多的簡直不是一星半點。只有物理,香港課程雖然涉及面更廣,但題目確實更簡單些。文科我不熟悉,所以我不敢下結論。另外,DSE的英文,絕對比高考難幾個度,詞彙量、寫作要求的水平都輾壓內地高考。想更細致了解香港高中課程大綱,可以參考香港教育局中四至中六課程及評估指引。順便說一句,作者提到內地九年義務教育的高素質,卻選擇性忽略了香港已經實施十二年免費教育,幾乎所有人都是至少中六畢業。未來,甚至連幼稚園的三年,都有可能完全免費,已經由試點計劃在進行中。

如果沒有實際認真研讀過課程大綱,沒有實際的教學觀察,單憑幾個蠢學生就說香港基礎教育出問題,作者不是蠢,就是壞。

對香港基礎教育,我有太多話想說。我主要看到的優點。

1.教師專業;
2.重視德育及課外活動;不過和內地同樣也有過份應試、填鴨的問題。

另外,作者屢次說自己的「研究生導師」。以我的理解,導師只會是研究型課程Mphil和PhD才會有的吧。他說的也許只是課程的Coordinator吧。作者這一句「一次去他家BBQ的時候正好他倆兒子回家,跟他們聊了聊發現水平非常之高,張口康德薩特,閉口施特勞斯康定斯基」,背後的意思就是「西方哪個學者我不知道?我跟導師精英兒子談笑風生,你們這些平民圖樣圖森破」。這能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說出來的話?

四、林鄭竟然和地產商有千絲萬縷關係?

這一部份作者關於香港地產霸權的結論不假。香港事實上已經成了一個被幾大地產商壟斷了的經濟體。但把責任推到幾任特首和地產商勾結那就可笑了。林鄭參選特首的時候,因為本科學社會學的關係,又曾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參選政綱又提高了基層福利。商界還擔憂會不會出一個社會主義的特首,為此林鄭還專門作了澄清。林鄭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填海計劃,可提供26萬至40萬套住宅,比作者提到的董先森八萬五有力度多了,然而,作者又選擇性失明。我真的要為林太叫屈。

為甚麼香港房價這麼貴?殖民地時期,香港的土地歸英女王所有。所有私人發展的土地,都是從政府手上租到的。政府限制土地開發,人為地提高了地價,名義上,政府就可以有足夠的資金發展該土地上的配套基礎設施。1997年,香港房價到了高點,然而在亞洲金融風暴以及之後非典等的打擊之下,在2003年到了最低點。那時百業凋敝,再加上一些政治原因,觸發了03年50萬人七一大遊行。隨後,政府叫停了土地開發拍賣等,中央又開了自由行為香港輸血,香港房價得以恢復。在08金融海嘯之後,全球放水,又刺激香港房價連漲十年,已經大幅超過97年水平。香港房價如此高,既有政策因素,又有環球經濟因素。

五、香港人都是蠢貨?

「同時香港長久以來受到西方價值觀的衝擊,普通民眾很容易被蠱惑,上一次街,遊一次行,就能獲得一些虛偽的滿足感,覺得自己多光榮多正義多威武霸氣了。」

豆瓣有一個豆列,列出了很多類似的言論,非常有力地回擊了有這種想法的人。點進來就看太監如何談論性生活。

(註:筆者在豆瓣的「自我介紹」中,自稱為「昆明人士,HK工作ing」,目前正在香港一所國際學校的小學任教)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