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解讀】習近平權威未受挑戰 黨內位置更為穩固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19/11/01 15:17

最後更新: 2019/11/01 17:08

分享:

分享:

備受國內外關注的四中全會已結束,從會議的公報及今天記者會發言顯示,儘管中國中國正面臨國內經濟放緩、與美國發生激烈貿易戰以及香港社會動蕩等問題,總書記習近平的領導地位及治國理念獲黨內精英擁護,習的個人權威及領導地位不但未受挑戰,而且比前更穩固。

本次中共中央全會與上一次在2018年初舉行的全會間隔長達20個月之久,是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最長的間隔,令人猜測黨內圍繞習近平領導地位的分歧導致了會議的推遲。

會議推遲舉行  更顯示習近平權力集中

但有分析指出,會議推遲主要是時間安排問題,而非內部鬥爭。全會通常在秋季舉行,但中共在去年年初安排了兩次全會,其中一次是為了批准修改憲法以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此舉最強烈地顯示出習近平自七年前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以來權力的集中。

這次會議公報用「堅持」一詞在會議公報中出現了57次,公告所指的「堅持」,就是要繼續貫徹執行習近平的治國理念,公報回顧了習近平過去七年的標誌性政策,稱讚習近平在全球環境日益複雜的情況下推動中國的發展取得「重大進展」,並呼籲中共堅持他的政策。

四中全會掃清流言:大局不變 習核心不變

四中全會強調國家治理 學者:重點是「加強專政」

會議肯定習治國理念  進一步加強黨控制力

在會議召開前夕,坊間傳出不少傳說,指一些黨內人士和政策專家指責習近平過於集權,加劇了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對國內經濟管理不善,致使經濟持續下滑,兩岸關係也陷入冰封,香港爆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動亂,且至今尚未平息等。

然而,會議公報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對香港問題的立場也更強硬,表明習不會在香港問題上退讓,正如《亞洲華爾街日報》引述華盛頓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稱:「會議傳達的資訊很明確:世界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因此我們需要加強黨的控制力。」

駐北京的中國政治評論員、前清華大學政治學系講師吳強稱,今年會議的目標似乎是對習近平的個人權威和治國理念給予肯定,而不是制定新的政策。

本報記者  高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