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美國行錯一步  將稀土霸權拱手讓中國

國情動向

發布時間: 2020/11/24 17:01

最後更新: 2020/11/24 17:01

分享:

分享:

【中美科技戰】美國行錯一步  將稀土霸權拱手讓中國

中美科技戰白熱化之際,美國赫然發現中國在稀土生產領域手握壟斷地位,或成為反制美國的有力武器,因此急謀對策。有美媒回顧歷史軌跡,指美國稀土生產曾居全球領導地位,但在八十年代錯行了一步棋,絡把「稀土霸權」拱手讓給中國。

稀土是生產許多高科技產品必不可少的礦物。目前中國供應全球90%的稀土,有絕對壟斷地位,但過去的情況並非如此。

美國媒體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發表題為「美國怎把稀土壟斷拱手讓中國(How the United States Handed China its Rare Earth Monopoly)」的報道就指,在1980年以前,全世界99%的重稀土都不過是美國在開採鈦、鋯和磷酸鹽礦石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

【中美科技戰】防美科技被中國點死穴 特朗普急令拓稀土

【中美科技戰】沒了中國造不出電動車?美稀土依賴症沉痾難治

美國稀土霸權的衰落始於1980年,當時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修改了核武器原材料的定義--泛指含鈾或釷元素的材料。在此前,這些重稀土副產品並沒有被視作是核材料,也就是說它們是可以被輕易出售和加工成高價值材料的。

美國八十年代前  曾稀土稱霸全球

但經此修訂後,稀土生產忽然就受到了審批、監管、處理和擔責法規的約束。考慮到附加的成本和責任,美國和其他原子能機構成員國最終選擇不再生產和提煉稀土。

而另一方面,中國當時不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法規的限制,可以接力美國進行稀土生産和處理。

西方國家同時向中國轉移相關技術,也有助中國掌控稀土產業。在20世紀80年代,就在美國和其他原子能機構成員國都在忙於限制本國的稀土產能之際,美國國會給予了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由此,中美兩國之間貨物、知識和科技交流的大門被打開。

在此後多年,美國、日本和法國的公司。亦向中國轉讓了本國的精煉和冶金技術知識產權,再加上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寬鬆的環保法規和大量的政府補貼,這一切都降低了稀土的生產成本。

【中美科技戰】美國澳洲就算聯手拓稀土  也難破中國壟斷

【中美科技戰】美國科技戰死穴:沒中國稀土 造不出電動車

最終,中國掌握了稀土產業的領導地位。到了2021年,中國所擁有的稀土技術專利數量將超過美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專利數量之和。

美企不欲增加監管及責任成本  棄產稀土

與中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美國已經超過10年不具備基本稀土金屬生產能力,日本也在2018年結束了生產。

美國到了特朗普(Donald Trump)時代,表意識到必須扭轉這個局面,維護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安全。

總統特朗普今年9月底頒布了一項行政令,稱要推動美國本土稀土生產。美國國會最近出台了一項提案——稀土重歸本土法案,該其由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提出,提案建議美國政府可以直接向金屬材料和磁體制造商提供大規模補貼,以便使稀土在美國國內生產。

中美科技戰美國竟然0:2?美媒:稀土重大戰略失敗

【中美角力】美議員冀為稀土企業提供稅務優惠 降低對中國依賴

點擊圖片放大
+3
+2

美方這些動作成效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

【知識庫:稀土是什麼?】

1. 稀土的定義

- 17種化學元素的統稱,包括鑭(Lanthanum)、鈰(Cerium)、鐠(Praseodymium)、釹(Neodymium)、鉕(Promethium)等

- 各元素的分佈十分分散,少有可大規模開採的礦源

2. 稀土的重要性

- 稀土被視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對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手機生產、電腦及互聯網設備和農業等行業很重要

- 科學家近年每6項發明中,就有1項與稀土有關,更有「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稀土是工業的維他命」一說

3.中國稀土供應量

資料顯示,中國的稀土蘊藏量佔全球37%,產量佔全球80%;中國也是美國最大稀土來源地,78%稀土皆由中國入口,次之愛沙尼亞比率僅6%,第三位的法國比率更只有4%,顯示美國極度依重從中國進口稀土。

【拜登中國】美籍華人楊安澤或掌商務部  操盤中美科技戰

拜登新政雛形曝光  3拳打中美科技戰 

責任編輯:鄧國強

緊貼中國國情最新發展,Bookmark hket.com中國頻道

跟進【中美角力】新形勢,立即了解

讚好《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粉絲專頁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